1997年9月号-中国政情 依铭简介 依铭文章检索

 
[江核心]解析..................依铭
 
 

“江核心”解析


伊 铭

      关於邓小平之後的中国,关於江泽民面临的挑战,关於中国大陆的时局和发
展等热门话题已被不少人论述,其中一些相当精彩,见解新颖、独到,思路清晰而
有理有据,但也有一些哗众取宠之作,搞名词爆炸、惊世骇俗,令读者一头雾水。
大体而言,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方面反映了海外政治论坛的自由、活跃
,不受权力、政治以及所谓的社会主流的约束、干扰,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生活之
树常青,而理论才是灰色的”的道理。

                                                                        
          邓小平之死


      今年的二月十九日,中国官方的通讯社——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然而令
世界震惊的消息,那就是中国第一强人邓小平终於离开了人世。我之所以说是终於
,是因为在此之前,有关邓的死讯已经流传了无数次(有好事者统计,仅1989年六
四以後,就有一百二十三次之多),两岸的股市因之震荡了许多次,而今终於成真
。按说,一件事情被人炒得纷纷扬扬,纷纷扬扬了许多年,一旦成为事实,应该不
会再引起什麽意外了,然而事实似乎非如此。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大陆本土到海
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从台北、香江两岸到白宫、唐宁街等一些原本不大喜欢邓小
平的政治对手,无不对此感到惊骸、讶异、难以置信。几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进
行了报道。当大家接受了这一事实以後,又不由得让人反思、检讨,甚至还有一点
儿羞愧。比如说,原来的对邓小平之死的那种期待。这麽几年,因了六四事件,邓
小平从此不再为人称颂,从此被打入了另册,甚而至於诅咒他早一点儿离开尘世。
那麽,现在想来,对於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的老人来说,
是不是显得有些刻薄,有些不尽情理?是不是显得有失中国人“宽厚待人”的传统
美德?

      然而,邓小平毕竟是当今世界的伟人之一,无论是他的友人或敌人都不得不
承认这一点。 这完全是因为他特殊的领导才能,完全是因为他带领十二亿中国人从
灾难深重的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站起来,且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康壮大道这一事实。
大陆原来有一句口号叫做“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那麽,现在是不是可以
这麽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人们期待邓小平早一点儿离开尘世,无非是希望改朝换代,希望中国换一种
面目。确切地说,希望中国以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以民主政治代替极权政治,
以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代替党禁、报禁。这种美好的理念当然无可非议,问题是,
邓小平的辞世究竟能为中国带来多少变化,却是令人生疑。这是因为邓小平毕竟不
是毛泽东,九十年代毕竟不是七十年代。邓的对中国未来的布局以及将中国的改革
推向不归路的经营策略,邓的改革思维巨大的渗透力以及他的继任者对其思维的领
悟和拥戴,亦不是毛泽东可以比拟。

      事实是,邓的随风而去,中国大地依然如故,几乎是什麽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是指人们所预言、所期待的那些事情,我是指海外的政论家们包括某些西方的政
论家们喋喋不休地讨论了无数次的那些事情,即邓小平一旦离开尘世中国可能出现
的乱象,一件也没有成为现实。这多少有点儿令人失望。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
这样的两个结论:一,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不会以某些人的意
志为转移;二,以一般的历史经验、政治常识去推导中国的政治情势,必然归於失
败。

                                                                        
          馈赠的权力


      探讨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分析邓指定(指定而不是选举,乃共产党权力交替
的一大特色)的接班人——江泽民的权力意识、个人品格以及政治素质入手。

      众所周知,江泽民之入主中南海,完全是因了六四的风云突变、时局的阴差
阳错,完全是由於邓小平不得已之下的个人意志的选择。赵紫阳对学潮的态度暧昧
,且公开求去,一度将邓置於十分尴尬、难堪的境地,龙颜震怒的结果是罗织几项
罪名,掀翻台下。一国不能无主,选择哪一个,我相信政治老人们一定是经过一番
艰苦的酝酿、论争、比较、筛选、妥协的紧张而激烈的确认过程的。这顶王冠,最
後落在一直游离在中央权力中心之外的江泽民头上,尽管有一些戏剧性、偶然性,
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儿必然性。

      赵紫阳被踢出局外,在当时的其他几个政治局常委中,跨世纪接班人胡启立
,几乎与赵紫阳一样对学生运动充满同情,乔石坚辞不干,而李鹏、姚依林能力、
形象、口碑皆不佳,难以充当大任。只能在圈外物色人选。江泽民便成为後选人之
一。据说,同时被考虑的总书记的人选还有李瑞环和陈希同,最後之所以舍弃他人
而选中江泽民,除了江泽民同时具有中央和地方的工作资历以外,还有一层原因,
那就是江泽民的为人处世之道,颇得老人帮尤其是邓小平、陈云的嘉许。虽然他作
为地方的代表,进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然而,他依然给了人清醒、谦卑、不事张
扬且带有几分知识分子对权力的淡泊的形象。非是如一些传说所言,是由於邓、陈
每次到上海冬眠,江泽民总是颠儿颠儿地跑前跑後,殷勤备至,由此博得老人们的
欢心。

      仅凭这一点判断邓小平属意江泽民似乎仍显不够,邓小平一向是雷厉风行,
与江泽民的拖泥带水根本不是一路货色。根据邓小平数十年的历史判断,他似乎更
欣赏胡耀邦、赵紫阳一类的敢破敢立的进攻性格的人物,而选择江泽民实属意外。
意外之中肯定大有原因,既有政治环境的刻不容缓,也有权力平衡的基本考虑;既
是邓小平的个性使然,也是江泽民本人的运气暗助,究竟是哪一种原因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仍然难有定论,只能有赖於中共党史专家的深入研究,有赖将来的某一天
中共走出铁幕之後,将这一决策细节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烈士遗孤的江泽民,在党内、军队内并无根基,在上海
的由市长到市委书记的几年任内,无了不起的建树,就是说,没有什麽大的失误,
也没有什麽重要的实绩。对此,有人认为是平庸,有人则认为是稳健。也许正是因
为这一点成全了他,几个政治老人分明知道自己的来日无多,指定一个不左不右、
不温不火、安分守己、听话顺从的继承者,至少对“安定、团结”有益无害。这种
转承、馈赠权力的形式,在当今世界只有两种社会可以做到,一是封建社会,一是
共产党社会,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极权。

                                                                        
          过渡人物


      江泽民走马上任以後,几乎没有一个人对他的政治行情看好。有人说,他必
定是华国锋第二,总书记的交椅没等他坐热,就有可能卷铺盖走人。因为,他面对
的局面和对手,较比华国锋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他是在替邓小平受过,替杨尚
昆、李鹏之流受过。而邓、杨、李的双手,都沾满天安门前学生的热血;也有人说
,鉴於当时的形势急转直下,群龙不能无首,就仓促地选择了江泽民。选择江泽民
就等於选择一个傀儡,一个御用工具。总之,江泽民上台伊始,阿斗形象便已定格


      江泽民自己也没有料到会飞来横福、黄袍加身,所以他感到意外。意外之中
透出惊喜,惊喜之中又难免忧虑重重。他当时面对的决不止是一团乱象,六四之夜
的枪声,使整个中国变成了一座火山,而且火山已经爆发,岩浆四处横流。回忆一
下他在八九年、九零年的最初的作为总书记的表现,不难发现他是怎样的如履薄冰
,怎样的谨小慎微,怎样的像封建社会小媳妇一样左顾右盼,唯恐招惹了谁,冒犯
了谁。用一些政论家的话说,他是“不能说错半句话,更不能多说一句话”。

      在中共十四大以前,他基本上是在扮演一个悲剧角色,类似於一个维持会长
,左右迎合、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那个阶段,如果说他还有什麽让人铭记不忘的
作为的话,那就是错误地领会了邓小平矫枉过正的思路,而听凭於极左势力的摆布
。被人称为地下总书记的邓力群者流,额手称庆,得意非凡,颇为猖獗,一时之间
好象又回到文化大革命的岁月。左棍四处挥舞,白色恐怖弥漫,文化战线一片萧瑟
、一片寂冷,以至令邓小平不得不再次站出来,疾声呼吁“要反右,首先要反左”

      江泽民稍稍意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缺少君主之相


      当上总书记,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了,曝光率自然高了。树立新领导人的权威
,是中共的政治传统,党的领袖如果不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节目中频频出现,就意味者不正常,就意味着政治生命即将不保,或者有被老人帮
遗弃之嫌。对於像江泽民这样的政绩和资历都是微不足道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
深知这一点。透过媒体,他几乎每天都要与全国人们见面,在一些马屁新闻和政治
形象包装师的双重作用之下,江泽民这三个字每天都在以强有力的频率刺激十二亿
同胞的听觉和视觉。

      可惜,江泽民究竟是出身卑微,究竟缺少天子的灵性。具体表现是,迟钝多
於敏感,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根本找不到感觉。在镁光灯之下似乎总像在做
戏,那个左手握着右手、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的似笑非笑、皮笑肉不笑的扮像,
让人觉得他这个总书记当得异常艰难。非但不能与毛泽东的激昂文字、指点江山的
豪迈,邓小平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气魄同日而语,甚至与胡耀邦、赵紫阳也没
法类比,至少後者还能敢说敢言、敢作敢为、不拘小节。

      然而,他毕竟是在马上,按照中国的政治规则,上也难,下也难。他力不可
支也好,勉为其难也好,都必须做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至於“高处不胜寒”
的痛楚,那只有“甘苦寸心知”了。

      至少在他最初的总书记的日子里是这样。他决不是庸常之辈,既然他曾经是
一方诸侯。熟识他的同事也都这麽认为,只不过是“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而已。
他对共产党的哲学,对权力的机巧并不陌生,甚至是烂熟於心,只不过他一直无缘
得到更大的空间操练而已。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形象日益高大,日益丰满,既然时
间可以改变一切。

      遗憾的是,我们对他的期望值还是太高了一点,时过数年之後,他的形象依
然令人不敢恭维,他的政治魅力依然糟糕得令人无法置信。所谓的君主之相,竟一
直未能在他身上出现。我们倒是觉得他时常像一个胸有点墨的“学究”,不分时间
、场合、对象,时不时地来一首古诗,几句俄语,半句英语,突兀莫明,不伦不类
,令听者如坠五里云雾。他的主观愿望可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情,强化说话的艺术
效果,或者,仅仅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思想之贫乏,政治修养之不足,岂知事与愿违
,反倒露出了个人的苍白与无力。

      去年的某个时候,江泽民出访欧洲,面对西班牙国王手举一把小梳子,旁若
无人地梳起了头,令国王惊讶不置。这个历史性镜头被在场的记者抓拍到了,世界
的所有大报都在显著位置上予以刊登,海外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心存中国暗结的
中国人,无不感到脸红、难堪。

                                                                        
          险些落马


      如果说江泽民的某些作为,令世人感到失望的话,那麽,对邓小平而言,简
直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在政治风向上东张西望,在经济改革上裹足不前,在中央
班底上搞“上海帮”,而能摆到台面的政绩却是屈指可数。这样的人物,怎能推动
中国人在本世纪末进入小康境界?怎能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再就是,对极左势力态度暧昧,舆论阵地被左王左将悉数把持,攻击健康力
量、影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思想,宣扬改革的言论成为难得一见。

      邓的理念眼看就要落空,邓的期望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於是就有了他的九二
年新春的南巡讲话。邓小平不得不挪动九十高龄的老迈之躯,假借视察特区为名,
深入南方沿海一带有目的有计划地发表一系列讲话,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其间
既有在有生之年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推动一下的意思,更隐含了对江泽民的极度不
满。邓愤怒地指出:“谁不改革,谁就下台!”

      历史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邓的南巡,让人想起了当年毛泽东的南巡。

      邓的处境与当年毛泽东的处境亦有几分相像:毛在当时发现他的接班人林彪
与他渐行渐远,而且试图另立山头,置他於死地——他不得不乘坐专列,沿京广线
而陇海线四处游说,进而反击。邓也发现了江泽民不是他理想的接班人选,北京的
舆论阵地又是一片乌烟瘴气。他先是借助上海的朱熔基,以皇甫平的名义在解放日
报连续推出了几篇鼓吹改革开放的文章,算是向江泽民打招呼。没料到江泽民不识
相,依然故我地搞他的那一套四平八稳、不进反退的讲政治、抓觉悟、学典型、树
标兵,於是乎就促使邓小平最後一次发狠。

      邓小平既然对江泽民心怀不满,何以没有毅然决然中途换将?在我看来,一
是没有中意的人选,二是年老体弱,重新选拔继任者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
顾忌到国内安定、外部舆论。另外一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邓希望再
给江泽民一个机会,如果他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再考虑令其“下台”不迟

      至此,江泽民才算猛醒。

                                                                        
          “江核心”的确立


      当江泽民由渐悟到顿悟,由量变到质变,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姿态,大踏步地
跟上邓小平的改革步伐时,就理所当然地被中共十四大连选连任。党代表的选举是
形式,邓大人的恩准才是事实。“江核心”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中国近年来,出现了许许多多专有名词,比如说,反自由化、四个坚持、六
四事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设计师等等,而每一个专有名词背後,几乎都有一
幅非同寻常的政治图景。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江核心”亦然。

      具体说来,“江核心”就是指“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党
中央现有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体即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几个常委。将一句话浓缩为如
此简约的三个字,是始於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是首先被党内大佬认可却是一定的。
对於它的内涵和外延,我相信谁也不会产生理解上的错误,因为所有关心中国命运
的人,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和侨居海外的华人,都不能不知道这个词汇
的含义,都不能不关注这个词汇可能为中国带来的前途。正如曾经将党中央誉为无
产阶级专政的司令部、世界革命的心\字(78).,以策动亿万民众紧跟、照办一样,
“江核心”只不过是发扬传统,将陈旧的个人崇拜的形式包装一下,推向市场。

      最近以来,尤其是邓小平辞世以来,这个颇为新潮的专有名词,在以前所未
有的频率出现在书刊、报端,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形形色色的文件里。各级
领导人更是无时不挂在嘴边,仿佛不如此,便无从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便无法
证明自己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倾心拥护的心迹。甚至一些党内残余的政治老人如彭
真、杨尚昆者流,也在煞有介事地使用这个字眼,以佐证它的权威性、真理性。


  “核心”中的核心


      “江核心”之成为中国新的专有名词,象征着邓小平对江泽民的认可和江本
人在邓式接班人训练班的毕业,这对於江泽民来说固然意义重大,但是,他的确也
付出了不少心血。他必须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检讨、修正,他必须调整自己固有
的理念必须迫使使自己将大脑中的有关改革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他必须改头换面
,重新出发……总之,他必须依循邓小平的模式改造自己、武装自己。这种蜕变决
不可能是温柔的,轻松的。

      然而,他奇迹般的挺过来了。也许这就是江泽民的过人之处。确立江泽民为
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邓小平自然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党的十四大以後,江泽
民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出口不忘谈改革,大会小会抓经济建设。为了顺乎民心,
他甚至敢於提及反官僚、反腐败等敏感的字眼了。这多少遂了邓小平的心愿,邓虽
然没有像当年毛泽东给予华国锋那样,给予江泽民“你办事,我放心”的手谕,然
而,他从此不再过问政事、淡出政坛,足见他对江泽民可以死而眠目。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即“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变”。他的理论根据是什
麽,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是否属於共产党特产的大话、空话,我也不想去作进
一步的辨析。我只想说,一个领袖人物这麽敢於放言,至少标明了他的魄力和心向
,较比那些慎言慎行的人、那些无所作为的人,无疑是应该为我们所欣赏。而毛泽
东却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不能预测一百年以後的中国是否还在改革
开放,正如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生与死。如果在“江核心”存在的有限的几年间,
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倒退,如果在江泽民体面地离开政坛的那一天,中国这班迟发的
列车依然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隆隆前进,也就算“皇恩浩荡”了。

                                                                        
          江泽民时代


      “江核心”之所以被人越叫越响,至少基於以下三种原因:

      一,稳固江泽民的政治地位的需要。从党内到党外,从政府到军队,江系人
马都在陆续到位,不管你喜欢与否,中国的变革与演进正在按照江泽民的思路运行
。无论海外精英们预言江氏政权如何短命,如何不堪时间的检视,那只能是一相情
愿的假设和主观臆想,而这种假设和主观臆想正是被马列主义者痛批的布尔乔亚式
的幼稚病,与严酷的现实相去甚远。

      二,邓小平的撒手西去,随风化羽,意味着江泽民失去了最重要的也是唯一
的庇荫,尽管说他独立执政似乎已有多年了,但终究还有邓小平在背後遮风挡雨。
现在,他必须从邓小平的政治阴影里走出来,依靠自己的能量、智慧和人格撑起一
片天地。由於他的先天不足,也由於他的政治个性模糊不清、人们难以窥见其“庐
山真面目”,再加上他一向自信心不足,所以就不得不高高举起“江核心”的大旗
为自己壮胆。

      三,邓小平之後的中国,无疑是留下了权力的真空,权力的诱惑令人着迷,
尤其是在中国。因为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崇尚权力的民族,皇权思想绵延至今,没
有深厚的土壤便难以想象。“江核心”的确立,正好可以取邓小平而代之,天时,
地利也。因此在组织上、舆论上宣扬、强化“江核心”,不只是审时度势之举,而
且几近必然。事实上,对於“江核心”来说,邓小平生前无非是消极地乐见其成,
而是常常在发挥“余热”,为其做清道夫。左派势力溃不成军,被迫退居在《中流
》、《真理的追求》等为数不多的几个阵地就是实例,杨家将不得不退出中国政治
舞台就是实例。

      理论上讲,“江核心”是指一个领导集体,实际上则不尽然。共产党历来讲
究形式,讲究外部整体形象和名正言顺,那个领导集体里的七常委代表了多少种势
力,来自多少脉系,在政治上有哪些不同以及在邓後的中国会产生多少制约作用,
则另当别论。


  为自己造势


      为领袖人物造势,最数毛泽东时代。大树特树其绝对权威,四个伟大等口号
震耳欲聋。受命於危难时期的华国锋,也曾试图循着毛泽东的背影,在自我塑造上
下苦功夫,一时被称为英明的领袖,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的又一颗红太阳。岂料,华
国锋不识时务,坚持“两个凡是”,朴实和厚道代替不了才能,“革命不是请客吃
饭”,结果被逼宫,政治生命不保。此後的胡耀邦、赵紫阳似乎都对个人崇拜兴趣
缺缺,或者说是深谙中国的政治机巧,与其浪得虚名,还不如为人民做点儿实事,
只是没有料到同样折进了泥坑。

      邓小平本人从不谋求权威,那是因为他自有权威在,无人能够撼得动。胡耀
邦、赵紫阳之所以一直以谦谦君子自居,也不能说没有几分无奈。而江泽民却大不
一样,中国的政治生态绝非昔日可比。党内元老统治逐步走向式微,“制度的合法
性”在时间的润泽下基本上不再是问题。铲除政治异己的重任多半已被邓小平捉刀
,安插党羽一事亦被邓小平默认……总之,江泽民几乎能干他想干的任何事情,所
以现在,他端起架式做“核心”,倒也是顺理成章。既然他决计抛开以往的半遮半
掩、半推半就的面目,货真价实地头悬王冠走下去,不在组织上凝聚力量,不在理
论上高度肯定便难以为继。 

      潜在的支持者也会这麽认为:

      国家这般落後,民主意识这般淡漠,没有权威,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人,万万
不可。再说,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历史关头: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的经
济架构,在日益激烈地交拼、融汇、渗透、制约,每时每刻都有新情况、新问题,
都需要至高无上的人物去解决、去应变。中国不同於西方,有市场机制、民主杠杆
可以利用,而是高度的集中、极权,事无巨细,无所不管,任何疏忽和失误,都会
导致灾难性後果。

      这便构成了“江核心”存在的基础。

      事实上,对中国这样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经历阵痛、小心过渡的国家来说,一
个“核心”的存在还是必要的,必须的。就连一向鼓吹民主、人权的西方政治家,
就连香港、台湾的政治领袖们,也不大愿意看到中国群龙无首的局面。因为中国的
庞大,也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任何变故,都关系着亚洲乃至世界的诸种
力量的发展和平衡。保持邓小平路线的连续性,是“江核心”的历史使命,於中国
於世界未始不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选择。


  叫得最响的,往往是卖假货的


      问题是,一个政权是否具有权威,是否具有真理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是否
具有声望,不在於有多少人去宣传、鼓吹,不在於舆论的造势,不在於某个大人物
的首肯,更不在於自我标榜。市井里叫得最响的,往往是那些兜售假货的人。

尽管这种极端的作法在共产主义世界里风行了数十年。一些领袖人物如斯
大林、毛泽东、铁托、金日成、霍查、齐奥列斯库等也能在权力宝座上安之若定了
许多年。那是因为他们一手创建了那个政权。随着那些人物化作过眼烟云,他们所
开创的政权也大都改朝换代。江泽民面对的状况,与他们截然不同——依靠偶然和
机遇,得来全不费功夫,维持多久,自然是一个异数。何况江泽民在执政的几年间
,政见模糊,左右摇摆,坐三望四,穷於应对。你说他是汲取了胡、赵的教训、掩
饰其锋芒也好,你说他是在党内小心做人、曲意应合、故作姿态也好,反正是显示
在政绩上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几乎没有什麽了不起的动作。“江核心”的前景在
当代中国政治的铁幕作业中,不但留下无尽的玄机、悬念,而且也确实令人忧心。


      其实,江泽民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抉择。邓小平离开了尘世,而他的政治资
产还在;邓小平离开了尘世,就有了可以展示自身的空间。在如何巩固政权方面,
完全可以摈弃中共元老的集权作法,即建立一个效忠个人的政治班底,强化本身的
个人权威。而是在制度上建立一个可长可久的政治运作模式。

     “江核心”之提出,即形而上也不科学,同时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否真的
是一个核心,还有待於去证明。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真正的权威必定是经过实
践的检验,必定是经过时间的检验。这般一加一等於二的道理,令人费解的是“江
核心”竟至於还是不明白!

    
  以台湾经验为鉴   


      靠几只笔杆子摇旗呐喊的时代究竟是过去了。

      如果江泽民真的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真的想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的一笔的话,除了顺应历史潮流,在坚持经济改革的同时,适时地进行政治改革,
在维系邓小平政治遗产的积极的一面的同时,断然拼弃邓小平僵化、过时的一面。
此外,别无选择。

      如果他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思路再开阔一些。如果他在科学与实践,理性
与热情等方面多一些协调,多一些磨合。在制度变革、民主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
发挥自己的个性。一个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局面,未始不会成为现实。

      如果他不再自我设限、不再摇摆、不再把玩政治那条僵虫且沾沾自喜。那麽
,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到了现在,没有人再对他的合法
性提出质疑,也没有人再怀疑他的治国治党的能力,原来他是厚积薄发的那一种,
是後发制人的那一种。首都钢铁厂的周冠五的倒台,北京土围子陈希同的倒台,算
是江泽民初试牛刀。一边是军事将领大搬风,一边为高级军官授衔,算是江泽民权
力艺术的一次小小的发挥。

      中国的改革事业,不会停止不前,即使江泽民不去推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
有人奋力站出来,取他而代之。那样以来,也许会一时出现乱象,然而,後果却是
余味无穷的。有迹象显示,江泽民在强化个人色彩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从理论到
实践突破邓小平模式,试图建立“江泽民时代”所必须的改革思路和权力架构。中
国人勤劳、聪明、驯服,倘使有一个良好的存在环境,一个可以尽兴施展的舞,成
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巨人,应该不是梦想。简言之,就是向民主制度靠近。这非是另
僻蹊径,而是有迹可循,有湾经验可循。


  江泽民面临的挑战               


      江泽民已多次宣布,今年要抓好两件大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党的十五大
的召开。香港回归指日可待,江泽民风光无限地去参加接管仪式,也在意料之中,
情理之中。而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对他来说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按惯例,党的代
表大会就是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的过程,就是一个新
的领导核心的确立的过程。角力、对抗、挑战,都有可能成为江泽民面对的难题。
在第一次没有政治老人钦定“核心”的情况下,“江核心”如何出招,至为关键。


      这非是说,江泽民的总书记会受到威胁,一点也不,除非是发生了令世人跌
破眼镜的意外。也有消息说,党的首脑将改为主席制。那样以来,江泽民将成为建
国以来党的第二个主席,将成为党的历史上仅次於毛泽东的任期最长的领袖人物。


      同时他也将成为中共“九大”以後唯一的连续两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政治
报告的领袖人物。他的前任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都没有他的幸运,都是在两次
党代会之间黯然下台。

      一些中外观察家预言,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必将引发一轮激烈的高层权力的
斗争,权力的较量。这没有什麽奇怪,权力的游戏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惊心动魄
而又肮脏无比。正如权力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才见其美妙与兴味
。而且有论者认为,他将面临如下的对手:一,以李鹏为首的保守势力和以李瑞环
田纪云为首的改革势力;二,以乔石为首的稳健派以及杨氏兄弟为首的军人派;三
地方势力。这些都是一些台面上的人物,比较容易对付。潜在的挑战对付起来却不
是那麽容易,比如,棘手的经济问题,政治路线的选择,国家局面的安定等等。每
一种都像是烫手山芋。

      而最大的对手还是他自己。长久地栖息在邓小平的卵翼之下,现在突然走出
来,阳光眩目,视野茫茫,风吹草低,往哪个方向走,如何走好每一步,不仅需要
敏感的嗅觉、绵密的思索,而且更需要胆识与勇气。□

相关文章
作 者 :依铭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4日16:54
关闭窗口